导读
·AI导读带你速览精华
多少痛苦,回看都是传奇。在《泥潭》中,刘楚昕穿透苦难的书写,展现了清末民初普通人如何在命运的泥潭中沉沦与抗争,最终改写自己的故事。
内容由AI智能生成
图片
有用图片
图片
不久前,90后作家刘楚昕的《泥潭》,荣获第二届漓江文学虚构类奖。
颁奖典礼上,刘楚昕用颤抖的声音,回顾了人生中的悲欢离合。
余华等一众文化人士,听着听着就笑了,笑着笑着又哭了。
然而,比起刘楚昕的经历,他笔下的故事,更显得悲壮、凄凉。
有文坛前辈称:《泥潭》是“新生代作家对苦难最具穿透力的书写”。
小说以清末民初为时代背景,讲述了跌宕命运里,一个个普通人的沉沦与抗争。
在书里,你会看到可怜的穷苦人,为了一口饭食,卑微地跪地乞讨;
你会看到无辜的人,被诬陷打压,被欺辱折磨;
你也会看到,厄运下、痛苦中,人是怎么撕开命运的缺口,获得一线生机。
黏稠如泥潭的命运,裹挟着蝼蚁众生,在腐烂的草叶间,把人抛入绝境。
但熬过来,挺过来之后,恰如刘楚昕所说的:多少痛苦,回看都是传奇。
无论幸与不幸,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,也能将自己的命运改写成传奇故事。
1
命运泥潭里,太多人在苦苦挣扎
余华为《泥潭》写了一句导读:在亡灵开口那天,历史开始讲述。
书一开篇,旗人子弟恒丰的灵魂,飘出被枪打烂的躯体。
他用飘忽的意识,瞬间带我们走入了那段泛黄的岁月。
恒丰,旗人将军恒齢(líng)之子,原本在齐齐哈尔的军营里做事。
1911年,恒齢因战争被杀。
伴随着恒齢的死,恒家的人像被大浪打碎的船,七零八落地走散。
听闻噩耗后的恒丰,立刻动身赶赴武昌,试图寻找走失的妹妹恒妤。
恰恰是这番寻觅,让这位出身显贵的少爷,见识了什么叫众生悲苦。
回乡的火车上,他目睹人贩子卖人、恶霸索要钱财、重病的老人苦苦哀嚎……
下车后,他又遇到了光着脚跟在人后面跑的乞丐、拴了骡子坐在树下休息的脚力、赤膊摆地摊卖跌打药的艺人、挑担子沿街叫卖的小贩、低头为人补鞋子的皮匠、瘸了腿还在推独轮车的车夫……
其中,有个乞丐名叫八十四。
八十四年轻时,有位季老爷发善心,出钱雇八十四打架。
为了填饱肚子,八十四就算被人拿刀砍,也闭着眼往前冲。
后来季老爷玩够了,就撇开八十四,跑去读书,做官去了。
而八十四呢,渐渐上了年纪打不动了,就做了乞丐。
做乞丐后,他练就一副“笑”的本事。
别人啐他、打他、骂他,他笑;从恶狗嘴里抢来一点饭菜,他笑;
巡警把他抓去站笼,屎尿浸了一裤兜,他还笑……
但他的笑,却深深地刺痛了每一个人。
芸芸众生,凄苦无比,就像书里的这句描述:
人,就像活在阴沟里的老鼠、蜈蚣、蝎子,一块块巨石压在头上。
很多时候,生活就像一个黑黢黢的泥潭,陷入其中的人,很快就被吞噬。
所有抗争的力气,都被泥潭消解掉,所有的出路,都被黏稠的淤泥堵住。
刘楚昕在书里感慨:人生,有时候就像“陷在泥潭里无法脱身”。
但凡踏上人生路,任谁,都要做好路遇险滩,脚踏泥泞的准备。
图片
2
泥泞人生路
总有人咬着牙一步一个脚印在走
《泥潭》中,恒丰的亡魂,还时不时闪回到自己的人生场景中。
当他再次细细地俯瞰命运,才骤然发现,自己的悲剧竟怪不得旁人。
回武昌后,他找不到妹妹,还莫名其妙地被一个反革命团体纠缠。
渐渐地,他心中的苦闷与日俱增,他也一日日堕落下去。
他残忍地强奸了一个女仆,又将她残忍抛弃,临走前还狠狠辱骂了对方;
他不顾同伙劝阻,大摇大摆地在巡警面前挑衅,甚至当街暴力袭警。
如此疯狂,结局就是,被乱枪射杀,迅疾又潦草地结束了一生。
其实,纵观整部小说,作者着墨最多的,还不是恒丰。
而是一个叫关仲卿的进步青年。
关仲卿,和恒丰一样,目睹过太多人间悲剧,心灵也遭受过重创。
但比起恒丰的堕落,关仲卿却笃定地踏上了救亡图存的革命之路。
他去日本留学,学习新思想,新文化;回国后,投身救国救民的事业;革命成功后,又马不停蹄地收拾残局。
他不是没有走过弯路,也经历过人与人之间的欺骗与背叛,更遭受过灵魂上的折磨。
他曾立志进入官场,可进入后,却发现官场早已腐朽不堪;
他想与一群人共谋事业,可这些人又唯利是图,毫无底线可言。
他想用教育开启民智,可总是一番付出后,被人笑是“书呆子”。
这一切的一切,令关仲卿苦恼不已,但却丝毫没有消减他的斗志。他四处奔走,积极谋事,最终在一次战役中成就了自己。
而后,他协助新政府,肃清余孽,帮助老百姓,重建家园。
说来很巧,恒丰妹妹恒妤,与家人失散后,被拐去做了娼妓,幸得关仲卿所救。
关仲卿将恒妤送去教堂,为她捐了不少钱,后来还帮她将自杀的父亲恒齢重新安葬。
故事最后,他安全地转移到南京,谋了一份不错的差事,在乱世中保全了自己。
或许,这就是自甘堕落与努力生活,命运上的迥异。
生活中,太多人像书里说的:“每次提到命,就失去抵抗,像被制服了一样。”
但也有人,就算活在阴沟的石缝中,也有推开头顶巨石的魄力。
他们一步一个脚印,从不气馁,从不在命运前束手就擒。
而这些人,最终也会如作者所言“擦干腿上的泥巴”,走向人生的坦途。
图片
3
我们这辈子经历的所有痛苦
回头再看,都会成为传奇
小说最后,作者讲了一个很特别的人。
他叫马修德,比利时人,二十岁出头,就踏上了东渡传教的路。
在几个月的航行中,他差点得瘟疫死掉,好歹撑着一口气踏上了中国。
来荆州后,马修德在贫民窟里建教堂,和贫民们同吃同住,日子过得很是艰苦。
后来革命爆发,战乱下,他见过太多生离死别,却又无法用他所信仰的教义化解。他就那么痛苦、迷茫、无助地活了很多年。
但慢慢地,他也接纳了,不再只是愁闷,而是去做一件件具体的事。
他施舍钱粮,救助弱者,收养弃婴,帮所有求助他的人渡过人生难关。
在马修德的日记里,详详细细记录了他在中国30年的经历。
恒妤、关仲卿,还有无数走投无路的人,乞丐、妓女、病重的人……都与他有过交集。
所有人的命运在他这里汇合,最后都因他的帮助,有了各自的归宿。
晚年时,马修德神父,备受世人尊重,还被记录在了地方志中。
而《泥潭》的作者刘楚昕,也有过类似痛苦的经历。
他20岁那年,父亲骤然离世,刘楚昕决定开始写小说,以表达对父亲的怀念。
他本想做出点成绩,但无数次投稿,又无数次被拒,一直是个文坛小透明。
时间一久,经受的打击越来越多,他内心也越来越焦虑、压抑。
不少人劝他放弃,但他就是不甘心,就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。
2013,刘楚昕开始写《泥潭》。
他不分昼夜地创作,陆陆续续写了50万字,但小说始终无法令自己满意。
那几年,他痛苦难耐,就像活在一个令人窒息的牢笼中,无法逃脱。
然而,命运给出的考验,远不止于此。
2021年,相识多年的女友因病去世,刘楚昕简直是痛彻心扉。
女友留下遗言,希望刘楚昕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。
就这样,为了完成女友遗愿,他重新将《泥潭》修改删减。
经历千难万苦,刘楚昕终于用《泥潭》书写了他的传奇。
颁奖典礼上,说起这些往事,刘楚昕一度哽咽。
他擦干眼泪,对自己,也对所有人说:
“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,但回头想想,都是传奇。”
无论干大事的人,还是小老百姓,都有陷入命运泥潭的时候。
理想破灭的悲愤、生计艰难的辛劳、生老病死的无助……随便哪一样,都令人痛彻心扉。
但活着活着,等跨过人生的那一道道坎儿,你再回首看看,就会发现:
所有痛苦,都化成了一段段传奇故事。
所以,别气馁、别绝望,痛快地演出自己的故事,你的人生必将精彩无比。
▽
《泥潭》获奖后,有人问刘楚昕:人这辈子,到底该怎么活?
他说:小说里的每一个字,都是我最诚挚的答复。
不要去憎恨命运的苛待,没有人的人生会一帆风顺。
人这辈子,就是一个不断痛苦,又从痛苦中觉醒的过程。
与其顺着泥潭下坠,不如狠下心,哪怕溅一身泥,也要拔腿出来,扎扎实实地走下去。
人生没有白走的路,一程路有一程路的风景。
点个赞吧,勇敢又热烈地活下去,你就会成为自己的传奇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